首页|杭网原创|房产|汽车|图库|宽频|娱乐|旅游|数码|家居|公交|时尚休闲|消费头条|新闻|论坛
  • 新闻热线: 0571-85053790
  • 传真:0571-85055071
  • 合作邮箱: 1975330339@qq.com
您当前的位置 : 杭网娱乐 > 文化新闻
2017“西湖之春”艺术节推动优秀舞台艺术创作成果展演完美闭幕
发布时间:2017-05-04 10:40:05 星期四   杭州网

 
闭幕演出 越剧《汉兴未央》

杭州网讯 5月3日,2017年“西湖之春”艺术节暨杭州市优秀剧目展演经过半个月的精彩展演完美闭幕。

为贯彻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的“不断厚植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的工作部署,4月18日至5月3日,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办、杭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承办的2017年“西湖之春”艺术节暨杭州市优秀剧目展演连续推出市、区(县)两级国有及民营艺术院团的11台风格迥异、特色鲜明的优秀剧目,涵盖了越剧、杭剧、婺剧、话剧、情景音乐剧、交响音乐会、滑稽戏、杂技魔术等多种艺术门类,全面展示了我市舞台艺术的优秀成果,共计吸引1万余观众观看演出,极大地丰富了杭城市民的文化生活。

精品剧目好中选优

本届艺术节的主题是“共赏优秀剧目,共享文化成果”,组委会对入选剧目进行了严格把关,所有剧目都必须获得过专业艺术大奖。这里有各个剧团的保留剧目,如获得过文化部第八届文华新剧目奖、第五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剧目奖等11项大奖的越剧《梨花情》,获得首届中国越剧艺术节铜奖的越剧《十八双绣花鞋》;有近两年新近创演的好戏,如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戏剧节剧目奖、我省唯一参加全国基层院团文艺调演的婺剧《天下第一疏》,还有一些戏则走活了市场,如由杭州爱乐乐团和世界顶级小号大师马蒂亚斯·霍夫斯联袂演出的交响音乐会《巅峰号角》,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全国巡演满100场的话剧《生命密码》。

题材选择丰富多样

从本次参演的11台剧目的内容来看,或是源于现实生活、展示时代风采的原创新作;或是老戏新编,在保留传统精华的基础上,赋予崭新的时代内涵,其中有反映年轻人创新创业、追求梦想的音乐剧《春暖花开》,有聚焦社会养老问题的滑稽戏《老来得子》,也有反腐题材的越剧《汉兴未央》。

杭剧《新编龙凤锁》

而越剧《白云源》则改编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有“江南满汉全席”之称的“十六回切”传说;杭州黄龙杭剧团的杭剧《新编龙凤锁》作为杭州特有的地方戏曲剧种,为大家带来原汁原味的“杭州味道”,这对弘扬杭州地域文化、促进地方濒危剧种的薪火相传起到积极推动。

基层院团参与度高

本次艺术节,不仅杭州越剧传习院、杭州歌剧舞剧院、杭州话剧艺术中心、杭州滑稽艺术剧院、杭州杂技总团和杭州爱乐乐团等市属6大剧团全部参加展演,杭州黄龙越剧(杭剧)团、余杭小百花越剧艺术中心、富阳越剧艺术传习院、建德市婺剧团和桐庐越剧传习中心,作为区县剧团和社会办团的代表,都选送了优秀剧目登台演出,从而在我市舞台艺术领域,形成了各级各类院团同台竞技、同步发展的良好态势。

 
滑稽戏《老来得子》

扎根群众文化惠民

文化惠民是“西湖之春”艺术节一贯坚持的宗旨。

今年的艺术节为了让更多的普通市民和戏剧爱好者走进剧场观戏赏剧,一举推出了三项“惠民”举措:

一是坚持低价售票,本次展演的票务工作采取网络低价销售与院团自主营销的方式,以远远低于市场商演价格的30元、50元、80元的价格进行销售,即便是商业演出的交响音乐会《巅峰号角》也把最高票价控制在了280元)。

二是面向特定人群赠票,汇演组委会联合杭州日报、钱江晚报、青年时报、杭州网、文化杭州等主要媒体,以热线抢票的形式,为广大戏剧爱好者提供免费观看的机会;同时通过总工会、残联、文化站等,面向劳模、G20服务保障人员、社区文化工作者、残疾人群体等免费赠票,送出3500张公益票,让更多人群共享我市文化建设发展成果。

三是走出主城区,采取“市属院团下区县,区县院团进城区”的交叉演出方式,将5台优秀剧目送到余杭区、富阳区、桐庐县和建德市,送到杭州师范大学和杭州艺术学校,让更多基层群众、让更大范围人群有机会欣赏到这些优秀的舞台作品,真正体现“人人参与艺术节,人人享受艺术节”的办节宗旨。

 
越剧《十八双绣花鞋》

打造培养人才大平台

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倡导和支持,社会各界的共同配合,全市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西湖之春”艺术节经过12年的成长,不仅成为了杭州市民接触优秀舞台作品、共享文化建设成果的有效平台,更为全市各级艺术院团推出新人新作、服务社会、探索市场需要提供了有效载体。

据统计,参加本届汇演35周岁以下的青年演员达到75%,越剧《汉兴未央》、杂技魔术晚会《幻彩梦影》、情景音乐剧《春暖花开》等剧目的主要演员,青年演员的比率达到了90%以上。艺术节让年青演员有更多、更好的舞台磨炼机会,为我市青年文艺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做了一次很好的铺垫。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郑娟娟    编辑:唐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