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热线: 0571-85053790
- 传真:0571-85055071
- 合作邮箱: 1975330339@qq.com
黄梅戏《香如故》剧照
11月15日,作为“2020年杭州市新剧目汇演”参演剧目之一,原创小剧场黄梅戏《香如故》在西溪天堂艺术中心与广大观众见面,同时这也是该剧的正式首演。
据悉,《香如故》已入选杭州市文化精品、浙江省文化艺术发展基金项目、2020年度安徽省戏剧创作孵化计划项目。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2020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香如故》从全国68台申报剧目中脱颖而出,入选12台参演剧目,将于12月13日亮相上海长江剧场。
该剧历时七个月的艰辛创作和不断打磨,于9月份开始招募观众内部试演调整,又经过杭州援鄂医疗队与百次献血者两场公益性演出的洗礼试炼,观众们纷纷表示——《香如故》,有看点!
看点一:剧本有嚼头
传奇而感人的故事从来都是中国戏曲吸粉的重要法宝,《香如故》虽然自带传奇的标签,却没有沉迷于传奇的百变,只有人性的本真。
剧本改编自一则真实发生的社会新闻,以出租车女司机常小凡无意中撞死花季少女蕾蕾为线索,通过记者、律师男友、流浪汉、蕾蕾妈、目击群众等散点视角进行全方位审判,用极具代表性的个体勾勒出整个现代社会的景观。
戏剧冲突不囿于外部,更在每个角色的内心。句句台词直戳当代观众,发人深省。编剧屈曌洁说,当台上每个人物都映照着台下的你我他,责任感的唤起以及包裹在故事里的情感体验,让人“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眼泪”。
看点二:演员选得对
导演们大都相信,选对了角色,作为导演的工作就完成了一半。
《香如故》主演王琴,是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黄新德大弟子,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副院长,同时也是第二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安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梅戏传承人。虞文兵、夏圆圆等,也都是戏曲舞台的青年骨干,在其他两部小剧场黄梅戏《玉天仙》《薛郎归》中已有十分出彩的表现。
这帮演员不仅活儿好,唱功了得,满足老戏迷的口味,更是推陈出新,吸收各种表演方式,真正将唱与演完美融合。——这就是“选对了角色“。
《香如故》的演员都可谓青春俊秀,在观众未来的记忆中,除了精湛的技艺,一定还有她(他)们的颜值。确切地说,是颜值和演技的双重加持。
看点三:活用丑角
虽然黄梅戏并非以丑角见长,但《香如故》却深谙丑角之道,活用丑角,把丑角的戏份安排得入情合理。不仅活跃了剧场气氛,并达到了“言常人不敢言”的效果,化解观众疲劳的同时常常一语惊醒梦中人。
看点四:古韵也现代
《香如故》是一部都市题材的戏,正如该剧艺术总监黄新德所言——“这是挑战,虽有风险,但一定要做。做戏曲,不能啃老,不能总吃祖宗的饭。”
为使都市题材避免落于写实的窠臼,又不冲击戏曲的虚拟性特征,《香如故》在服化、舞美、灯光、表演方式四个方面,做出了令人惊喜的尝试:
舞美、灯光与服化相辅相成。倪放、陈晓东、申淼三位老师创作理念出奇一致,以极具现代性的材质,在视觉上以最少的东西承载起千变万化的虚实时空,完美地搭建起连接现代思想和戏曲古韵的桥梁。
而表演方式上,《香如故》用一种新的身体语汇来表现人物内心涌动的情感,实实在在地抓住了现代城市生活剧表演要义。程式化是戏曲的表演规范,既是艺术创造的结果,又是进行艺术再创造的手段;既是相对定型的,又在实际应用时可加以变化。《香如故》活用程式化,在情感拿捏上收放自如,在写实与虚拟程式中自由切换,极大地满足都市观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审美需求。
看点五:唱段好听好学
无论哪个剧种,只要普通观众都乐于学唱其中的唱段,其吸粉比例一定大大高于曲高和寡者。“坚守传统,但不固守传统”是《香如故》作曲陈华庆的追求。
编剧圆润地使用了本色的语体、丰富的句式变化和汉语音声特有的节奏;作曲则删繁就简、灵活使用传统唱腔,辅助以西洋配器,既展现黄梅戏特色,又达到了“程式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
相信和《天仙配》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女驸马》的“为救李郎离家园”等一样,多年后《香如故》唱段仍将活在观众口耳中。
看点六:长三角文化融合实践
该剧由浙江允中也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浙江壹出戏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手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共同打造,是长三角文化融合的成功案例。黄梅戏作为“外来剧种”,第一次亮相杭州市新剧目汇演,显示了杭州文化的气韵、气魄和气度。也许几年以后,黄梅戏也如越剧、昆曲、京剧一样,在杭州生根发芽。
看点七:小大正
《香如故》一剧,秉承小制作、大情怀、正能量的原则,不堆砌舞台布景,不搞人海战术,重在挖掘人物内心情感,突出演员表演,强化戏曲的美学特征和现代质感。
这部作品,依旧出自戏剧界的“白金CP”——三度曹禺剧本奖获得者、两度中国戏剧文学奖金奖得主余青峰担任出品人和总策划,编剧则是曹禺剧本奖获得者屈曌洁。
接下来,该剧将进一步打磨。12月,将赴上海参加“2020年中国小剧场戏曲展演”,随后,还将赴深圳参加展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