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浙军实力崛起——看2016影视艺术创新峰会五大亮点
发布时间:2016-12-22 16:58:24 星期四   

2016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暨第四届中国影视产业推介会现场
2016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暨第四届中国影视产业推介会现场

杭州网讯 12月19日至20日,以“新内容·新价值·新力量”为主题的“2016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暨第四届中国影视产业推介会”在浙江杭州举行。本次峰会有200余家企业,50余家媒体,400余位嘉宾出席。各种主题演讲、论坛、沙龙中,影视企业领军人物,众多著名导演、制片人,以及财经界权威人士围绕产业走向、影视内容、价值坚守等做出探讨。

其中,影视人才的培养、影视2.0时代的全新起航、影视浙军的不俗实力都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在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等领导的见证下启动;

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寿剑刚用一组数据让浙江影视产业的强势显露无疑;华策影视集团总裁赵依芳女士对影视2.0时代的前瞻性阐述……

影视峰会期间的这些事件对于中国影视产业来说具有十足的指引意义,吸引了各方目光。

一组数据——浙江影视产业实力强劲

在产业聚合度越来越高的今天,远离文化中心北京的浙江却有了“北有北京,南有浙江”的名声,被视为全国影视“副中心”。

在本届峰会的开幕式上,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影视人。浙江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寿剑刚表示:“说浙江是中国影视产业的副中心之一,大概名副其实。”

寿剑刚局长认为一个产业的发展,需要好的生态条件和环境因素,需要有肥沃的土地,充沛的降雨,充足的光照,湿润的气候,小草、灌木、乔木,乃至参天大树都能够各得其所,茁壮成长。对此,他用一组数据说明了浙江影视的现状:

浙江现在每年出产60到70部电影,约占全国的十三分之一。

出产60—70部3000多集的电视剧,约占全国四分之一。

出台50来部25000分钟的动画片,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浙江还有2100家影视制作机构,约占全国的五分之一。

就规模和体量来说,浙江在全国排第二,仅次于北京。

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翁卫军分享了杭州市文创的数据:“十二五”期间,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7.74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文创产业实现增加值1773亿元。同比增长22%,高于GDP12个百分点。占杭州总GDP比重为22.8%。

西湖区委书记章根明也给出了西湖区的数据:“西湖区去年影视企业年产影视剧1500集以上,占全市的72%,全省的55%。先后有15部影视剧作品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获奖数量位居全国各县市区前列。诸多文创成果都引起了业内的交口称赞。”

2016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暨第四届中国影视产业推介会现场
2016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暨第四届中国影视产业推介会现场

一个答案——中国影视“北有北京,南有浙江”

强势的数据背后是浙江影视产业的雄厚实力。峰会上,寿剑刚对浙江影视做了完整的归纳,他说中国的影视“北有北京,南有浙江”,大概名副其实。尤其浙江的影视产业格外引人瞩目。

“既不是文化中心,也不是文化副中心的地方生长出了一个影视副中心,可以说浙江影视生长的环境因素是一个综合的生态因素,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造就浙江影视成为“影视副中心”的因素也是众多的。寿剑刚将其归纳为五个因素:开放的政策、灵活的体制、充裕的民资、深厚的文化以及谦卑的政府。

他详细阐述了自己的观点,首先是浙江政府开放的政策,现今影视从制作到发行、放映,都已向民资开放,这个政策是全国统一的,但浙江这块地方的市场经济风气之先的地方,一有阳光就灿烂,一有雨露就兴旺。这是这块土地独特和神奇的地方。再加上灵活的体制政策,据统计,浙江的2100多家影视制作机构99%以上都是民营企业。

再者,浙江有充裕的民资,也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一句话叫“一部中国近代文学史,半部在浙江”,浙江是文化积淀的省份。还有,所谓“谦卑的政府”说的是浙江的政府尊重市场、尊重人才,尊重市场,虚怀若谷,礼贤下士,服务良好。正因为有了这样的生态条件、环境因素成就了浙江影视,2100家企业里,其中有36家上市公司,全国第一,林立的企业,众多的基地,浙江大大小小的各类影视基地有30多家。

另外,浙江影视产业的链条非常完整,从研发、创业一直到最后的发行播映,有非常完整的链条与配套。生态环境造就了浙江林立的企业、众多的基地、活跃的节展、杰出的佳作、辈出的人才。

繁荣的产业发展让浙江举办影视节展的前瞻性和开放性毋庸置疑。众多重要节展纷纷在浙江举行。本届创新峰会刚刚落幕,紧接着还有西溪影人会,明年还将举办MIP China 杭州·国际影视内容高峰论坛,此外,首届西湖纪录片节或首届西湖纪录片大会也将举行。

一次亮相——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首次出席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司长罗建辉出席了2016年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并发表致辞。

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已连续举办四届,今年,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第一次参与其中。罗建辉表示,当前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已经将工作重点从原来的偏机构、偏平台、偏业务形态的管理模式转变为网络视听平台、内容管理并重。

罗建辉在会上公布,截至目前,今年在总局登记备案上线的网络剧已达4500多部,超17000集。网络大电影超4500多部,网络自制栏目1500多档,还有一大批网络纪录片、网络动画片等。虽然内容体量庞大,但优秀作品偏少。虽然总体质量在逐年提高,但值得表彰、学习的优秀作品还偏少。罗建辉呼吁影视从业者应更多关注网络原创视听领域。网络原创视听领域大有可为,并且这个领域的春天一定会到来。

罗建辉还说,今年总局先后出台几个文件,既有对网络视听业务形态和业务方式管理的跟进 ,比如《关于加强网络视听节目直播服务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传播视听节目的管理规定》;也有对网络视听内容的规范,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网络原创视听节目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通知》,对加强网络视听节目内容管理和引领有了具体的措施和办法,包括提前主动备案等。

 

2016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暨第四届中国影视产业推介会现场领导人合影
2016中国影视艺术创新峰会暨第四届中国影视产业推介会现场领导人合影

一项签约——华策电影学院破影视人才荒

此次峰会的最大亮点莫过于浙江传媒学院华策电影学院的启动仪式。华策影视集团总裁赵依芳与浙江传媒学院院长项仲平出席仪式,牵动众人目光。据悉,这家学院将于2017年9月招生。

华策电影学院的成立标志着华策影视成为中国首个且唯一一家拥有自己的电影学院的影视娱乐企业。影视浙军高质高产一向实力不俗,如今华策电影学院的成立被视为影视浙军的又一傲人成果。

中国电影人才匮乏的问题存在已久,建立电影行业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更多专业人才势在必行。峰会上,赵依芳做了“我们比任何时代都更需要优质文化企业和优秀文创人才”的演讲,她表示影视产业新的发展,需要新的动力、新的主体和新的人才。“我们是这个行业的龙头,办电影学院就是要在行业内做引领。这个时代还是人才第一,大众看到的是产品,但其实幕后是团队和人,团队和人的建设真的是一代一代,一茬一茬,阶梯式进行的。”

赵依芳表示,影视产业已经在向2.0时代升级,华策影视也要在这一时间节点做出新的变化。华策影视将从行业上游攥紧人才资源的命脉,助力全产业链、全媒体、全球化综合娱乐集团转型。

据赵依芳透露,华策建立电影学院,是希望能够发展影视实践性的职业教育,以混合所有制的方式,在浙江省政府的支持下去建立影视行业专业的职业教育体系,从影视行业的源头抓起。

同时,赵依芳还透露,华策与杭州市政府、西湖区政府联手打造“西溪影视国际小镇”,目前已通过杭州市级特色小镇的专家评审,正准备申报省级特色小镇,希望通过物理产业聚合平台的搭建,提升产业链的聚合效应与合作效力。

华策影视集团联合创始人、董事金骞透露,建立“西溪影视国际小镇”,不是为了单一的某个影视剧项目服务,而是从长远来考虑,希望能够使影视产业持续产出好的内容,同时能够使内容变现的方式更加多元化。

一份洞察——影视产业2.0时代到了

在峰会期间,艺恩发布了《大浪淘沙,胜者为精——影视2.0时代内容产业趋势洞察》。艺恩上海分公司副总经理高文韬对报告进行了解读。他指出在影视2.0时代,内容、用户、渠道三方面都有显著变化。内容呈现精品化,从单一的小规模内容发展至IP为核心的大制作;用户呈现年轻化,从成人为核心受众,到粉丝经济崛起,社群话语权提升;渠道呈现多元化,从单一集中到多屏联动、多渠道交叉共生。“整个影视产业的蛋糕正在不断变大。”

高文韬的这份报告还指出,在收视表现上,今年都市情感剧力压谍战、古装两大传统类型,攻陷传统收视率的半壁江山。而在网播流量上,古装依然受到网友青睐,延续去年《花千骨》的仙侠之火,《青云志》一骑绝尘,“强IP+大卡司”的模式继续称霸流量江湖。

随着《老九门》《九州·天空城》等多部热门网剧今年“反哺”电视台黄金档,2016年一线卫视周播剧场正演变为第二战场。先网后台、网台联动已成新常态,在玩法上不断创新。此外,“中外合作正渗透到制作资源、渠道、内容、发行等多个环节。中国市场急需大量专业化人才,中国的内容原创,美国的二次加工,会成为未来的一种发展趋势。”

高文韬对作为行业领军者的华策影视做了充分的肯定,华策提出的SIP+X战略不仅是“跨界”投资与合作,更是对未来全新消费场景的深入思考,“泛娱乐化已经成为最新趋势,而如何通过内容连接一切,向泛娱乐生态过渡,已然成为影视行业人必须思考的问题。这也正如赵依芳所说的,在新价值的创建上,要通过生态化发展提升产业创造力、革新力、泛在力,“跳起来”发展,扩大优质内容的“乘数效应”。

 

来源:杭州网 作者:记者 郑娟娟 编辑:唐延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