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4月7日晚,“纪念笛艺大师赵松庭诞辰100周年暨蒋国基祖孙三代笛子音乐会”在杭州剧院亮相。著名竹笛演奏家蒋国基、青年竹笛演奏家汪悦洲以及新生代青年竹笛演奏家郑迪祖孙三代同台,温情献演。
本场音乐会由浙江省民族管弦乐学会主办,浙江交响乐团协办。与2021年蒋国基祖孙三人的第一场专场音乐会不同,本场音乐会的所有曲目都与交响乐进行了创新编排,更有部分曲目为交响乐版首演。
在导聆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王勇风趣轻松地开场后,祖孙三人共同吹响了音乐会的第一个音符。《云雀》是一首由罗马尼亚民间乐曲改编的口笛曲,蒋国基、汪悦洲和郑迪三人时而齐奏,时而对吹,时而与交响乐队相互呼应,将云雀在林中嬉戏的场景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舞台上。
1976年,在赵松庭先生的指引下,蒋国基自主创作演奏了一曲《水乡船歌》传遍大江南北。音乐会的第二首曲目,就是由蒋国基和他的外孙女——新生代青年竹笛演奏家郑迪共同演奏了这首经典曲目。《水乡船歌》原名《蚕乡船歌》,作品吸收了浙江民歌《柳元郎》音乐素材,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春光明媚。
音乐会的第三首曲目是由赵松庭先生根据婺剧音乐改编的曲笛独奏《二凡》,由青年竹笛演奏家汪悦洲演奏。乐曲具有浓郁的浙派笛乐的风格特点——委婉大气,华丽流畅。乐曲中的紧打慢唱,抑扬顿挫,都在汪悦洲与特邀鼓板演奏家翁康峰的紧密配合中,将独特的戏曲韵味演绎得淋漓尽致,引来掌声阵阵。
篪与乐队作品《吹篪怀古》作为音乐会的第四首曲目,向观众展示了“雁飞篪”这件来自典籍里的中华古老乐器。雁飞篪,学名“同管双笛”,它是江南笛王赵松庭和弟弟赵松龄根据唐宋典籍记载及壁画上的形象,经十年研究探索仿制而成。蒋国基为“篪”这件音色与笛子有一定反差的乐器量身定制了这首《吹篪怀古》,用悠远的意境,怀旧的旋律让观众领略了这件乐器独特的和雅之美。
音乐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蒋国基的演奏后,汪悦洲手持赵松庭先生的又一改革乐器——低音笛步入舞台。他为观众带来了由蒋国基创作的低音笛作品《剑影醉月》。汪悦洲沉稳的台风和交响乐默契的配合,演绎着动听的传统民间音乐元素,带领观众沉醉在低音笛的悠然叙述中。
作为祖孙三代中的中坚力量和后起之秀,汪悦洲与郑迪在音乐会的第五首曲目中用排笛演奏了由蒋国基作曲的《采桑曲》。朗朗上口的旋律和独特的水乡音乐风格,描绘了一幅繁忙美好的农忙情景,一派江南春光跃入眼前,令人流连忘返。
上半场的最后一首曲目,是最新研制的弯管笛作品《雷峰塔遐想》,该曲目由蒋国基创作演奏。音乐会中出现的弯管笛,由制笛师王建宏在弯处用了和笛子密度更加相似的3D打印技术进行衔接,使得乐器音量变大,乐器性质更加稳定。
下半场由郑迪演奏全场,她选择了由当代作曲家于京君创作的笛子与乐队作品《新柳水令》。与上半场清新秀丽的江南风格有所不同,该曲融合了山东、河北民间的多种音乐元素。
最后,在观众的期待中,返场曲——巨笛与爵士乐《茉莉花》惊艳奏响。当家喻户晓的民族旋律与西方爵士风格的编配碰撞,张列指挥与浙江交响乐团再次“点燃”了音乐会的现场。蒋国基、汪悦洲和郑迪三人手捧巨笛,踩着音乐的节拍缓步登台。悠远浑厚的笛音与前半段音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声声笛音,声声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