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扬的出征曲中 少年接过革命的红旗
杭州日报讯 5月6日下午,青少年励志剧《少共国际师》以内部观摩的形式首次完整地呈现在浙话艺术剧院的舞台上。
1933年8月,为粉碎敌人的“围剿”,保卫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在博生县(现为江西省宁都县)组建了一支由青少年组成的特殊部队——“中国工农红军少共国际师”。在随后残酷的战斗中,1万多人的队伍伤亡过半。1935年2月,少共国际师撤编,虽然仅仅存在了532天,但这支队伍留下了“先锋少年、淬火成钢”的精神,为新中国锻造了萧华、彭绍辉等17位开国将军。
舞台上,这段艰苦卓绝的历史被重现。一群平均年龄不足18岁的青少年怀揣理想,加入革命队伍,手持着比他们自己还高的步枪浴血奋战,在炮火的洗礼中,成长为合格的革命战士。
“这是一部以青少年群像为主体形象的红色戏剧,他们是一群为了梦想敢作敢为的孩子。”该剧的导演傅蕾表示,希望这部剧能让今天的孩子们明白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作为一部儿童剧,《少共国际师》有着鲜明的“载歌载舞”的特点。剧中穿插了多首动人的原创歌曲:在舒缓的和声中,穷孩子追忆起失散的父亲;在活泼的童谣中,“红小鬼”们追逐嬉戏;在斗志昂扬的出征曲中,少年接过革命的红旗,第一次奔赴战场……剧中的舞蹈更是承担了重要的叙事功能,伴随着演员们的舞步,一个个激烈的战争场景被呈现,战拿口、守石城、渡湘江,舞台上,红旗一杆,舞者十余,却好似雄兵百万。
此外,该剧还融入了昆曲、偶戏、傩戏面具等多种艺术形式。女战士“月儿”出身梨园,一段昆曲“一唱三叹”,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偶戏、傩戏面具的运用灵感则来自少共国际师的成立之地——江西宁都的傩戏。
“采用这些艺术形式,是想找到一个新颖的、适合儿童剧的方式来呈现这部戏的质感。既能达到戏剧效果,又让孩子们易于接受。”傅蕾说。
《少共国际师》汇聚了浙话最年轻的一批演员。剧中主角“六子”由梁想想扮演。梁想想曾在《抓马西湖》《国学小戏班》《哪吒“闹”海》等剧中扮演重要角色。这一次,她将莽撞少年六子的成长过程演绎得一波三折,丝丝入扣。“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希望通过我们的表演,让大家记住先辈们的故事,记住他们为新中国付出的牺牲。”
该剧原计划于本月与观众见面,由于疫情影响,将推迟到7月7日正式首演。